深度思维场域
当我们的身体处于活跃状态下、例如练习太极时,个人能量场向四周扩展至一臂长,形成直径约6英尺(72英寸或1.8米-2米)的球形场域。我们的所有动作都会在这个球形场域中完成。
冥想时,身体处在不活跃的状态下,我们可以将个人能量场压缩为一半大小、直径约3英尺的球形场域——大丹田。大丹田包含了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三个丹田,每个丹田各自形成直径约1英尺(12英寸或30厘米) 的能量场。
三个丹田
身体的能量(精)存在于下丹田——以脐下三指为中心,从会阴延伸至太阳神经丛,直径12英寸的球形场域。在精炼过程中,能量向上和向外扩散,逐步激活大丹田的三个层次。
深层情感能量(气)集中在中丹田——从太阳神经丛延伸至喉咙底部,直径12英寸的球形场域。在精炼过程中,能量从下丹田升起填满中丹田。中丹田能量在亲密关系, 如家人、老师和学生的交往中变得活跃。
深层思维能量(神)聚集在上丹田——环绕头部、以脑垂体为中心、直径12英寸的球形场域。在精炼过程中,能量从中丹田升起并填满激活上丹田。当我们渴望与比自身修为高很多的存在联系时,这里将变得活跃。
关闭浅表思维意识
深吸一口气,将意念提升至头顶。缓慢呼气,关闭浅表思维,如入梦境。聆听身体,活跃的神经系统逐渐平静下来、肌肉放松、身体下沉,直至感觉身体的重量压在地面上。然后将意念扩张至身体周围,倾听近处和远处的声音。不再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
再次深吸一口气,重复上述过程,然后将意念收回到下丹田。让外在感知逐渐消逝,意识下沉更深,直至略感梦幻状态(断开与五官外在感觉的联系),忘记外部生活的烦恼。
第三次深呼吸,重复上述过程,达到深度梦幻状态,然后努力集中意念于双手和双脚,倾听身体深处的麻、胀、热的感觉。
唤醒深度思维意识
继续轻柔地呼吸。每一次呼气都让自己的意识沉得更深,同时增强双手和双脚的胀热感,让这种感觉扩展至手臂和腿部,延伸至颈部和头部,然后沿躯干向下贯穿,最后停留在会阴(基底中心)。
最后一次深呼吸。呼气时让浅表思维再闭合一些,然后在会阴周围形成半径约1拳(4英寸)的一团光。随着意识逐渐深入,让光线变得更强。
在这个阶段,浅表思维意识(通过五官感知的大脑意识)已经基本关闭,深层思维意识已开始觉醒。由于疼痛、压力和热神经传感器接收到的能量刺激,使我们产生麻、胀、热的感觉。
在这种深度状态下,通过想象光团可以帮助我们连接能量的现实场域。如果只是肤浅地停留在表面安静的“正念”状态下,想象只会导致对现实的虚幻脱离。
小周天
能量在八条特殊经络中流动,其基地是两腿之间中心位置的会阴,连接着上面的大脑和下面的脚底。八脉及其分支共同传导精和气。小周天训练这八条路径中的前两条,步骤如下。
进行三次深呼吸。每次吸气,想象将一道金色光团能量从会阴及其周围提升,沿着脊柱向上拉升至头顶,同时倾听身体产生的胀感和热感。每次呼气,让意识和能量安静地从面部、颈部、胸部和腹部流淌下来,回归到会阴区域。随着能量流动向下,思维意识进一步深入,光线也逐步增强。
扩散光
进行三次深呼吸。每次吸气,将光团从会阴拉升至太阳神经丛。每次呼气,光团向上扩张直至填满中丹田的球形场域。随着意识的进一步加深,将光团扩散至全身周围半径一臂长的场域。
继续深呼吸。每次吸气,将大光球朝胸口中心方向压缩几厘米——聆听胸部的压力感。每次呼气,将光球重新扩展至一臂长半径范围,意识进一步加深,光线变得更强——热感可能会增加。
让呼吸变得更轻柔。每次呼气时,让意识更深、光线更强。不再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意识更轻柔地下沉、光线进一步加强, 直至意识消失在光球中。
意识感到平静、充满能量和警觉。保持轻微的意图,让意识更加深入光团中、仿佛在寻找一些超出当前感知范围的东西,以防止陷入梦幻状态。
不忘记大光球的同时,重拾身体深处的麻、胀、热的感觉,然后聆听心跳和脉搏。当你准备好的时候,睁开眼睛,轻柔地将感知回归到外部世界。
Ramanamaharshi: "Intellect (superficial mind) is of no use at all for seeing within, for turning towards the Self. For that it has to be killed or extinguished, or in other words it has to merge in the source from which it sprang."
吕洞宾LuDongBin:
落魄红尘四十春,无为无事信天真。
生涯只在乾坤鼎,活计惟凭日月轮。
八卦气中潜至宝,五行光里隐元神。
桑田改变依然在,永作人间出世人。